据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我国生产14大类50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,全国农机装备保有量近2亿台套,总动力11.37亿千瓦。
随着我国农机产业的快速发展,我国农机市场正在不断饱和。近几年,多数农机品类市场,不得不面对市场饱和带来的困境。
以打捆机市场为例。数据显示,2024年,打捆机补贴消费市场继续下滑,全年补贴公示销量为1.62万台,同比下滑36.43%,创2018年以来新低;销售额13.64亿元,同比减少42.66%。
那么,面对市场不断饱和的困境,农机企业该如何突围?
近日,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-2035年)》,对未来十年农机产业的发展路径做了明确规划,“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,优化农机装备结构。”是未来农机产业工作的重点。
跟随国家对农机产业发展战略政策的指引,要做好两点,一是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,二是优化农机装备。作为饲料秸秆打捆机头部企业,吉林天朗深谙此理,也紧紧跟随国家的指引棒不断前行。
主动承担责任,加强对落后农机的淘汰
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,国家对老旧农机装备报废更新的决心很大,不断扩大农机报废更新范围,并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。
2025年继续新增6类全国性补贴机具,在原有9类机具(如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等)基础上,新增水稻抛秧机、田间作业监测终端、植保无人机、粮食干燥机(烘干机)、色选机、磨粉机,总补贴范围扩大至15类。同时,各省可结合本地需求,将自行确定的补贴种类上限由6类提高至12类,例如内蒙古新增犁、旋耕机、割草机等12类,黑龙江新增耙、深松机、青饲料收获机等11类,全国总补贴种类最高可达27类。
但是,不管范围怎么增加,补贴的品类还是有限。比如,秸秆饲料打捆机就不在补贴范围。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机的更新报废?
这需要生产企业等社会力量自主推动,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农机的淘汰。
吉林天朗作为饲料秸秆打捆机的头部生产企业,主动承担推动老旧农机更新报废的行业责任,采取“以旧换新”机制,带动先进新机销售推广。
吉林天朗市场总监王力国说:“现在农机更新迭代速度很快,特别是打捆机,新产品的效率不断提升,2021年以前的产品效率已经明显落后了,怎么样才能让饱和的市场焕发活力,让用户用上当前最先进的农机?这也就需要我们企业自主承担起责任。天朗已经推出了‘以旧换新’的市场政策,推动鑫天朗的市面上2021年以前产品的更新换代。”
推动技术创新升级,让产品更加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和要求
吉林天朗注重创新发展,把产品放在首位。鑫天朗25款“草王”秸秆饲料捡拾打捆机性能再次升级了,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要求。
草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
鑫天朗25款“草王”秸秆饲料捡拾打捆机,优化捡拾器一次粉碎性能,进草更快。三次粉碎箱采用锤爪、插刀、揉搓板设计结构,进一步提升揉丝效果、保证草质。
优化结构,降本增效才是王道
采用多泵驱动,优化阀组与齿轮泵配置,优化二次粉碎、三次粉碎传动结构,降低传动阻力,降低燃油消耗;增加吸油过滤器和高压滤油器,减少液压系统故障。
调控集料仓饲草落点,称重精准不蓬草。提升缠网效率和质量,自动缠网阀组增加比例阀,缠网更均匀;采用电控调速,缠网速度匹配出包速度,提升作业效率。
拓展海外市场,走国际化发展之路
随着中国农机价值的不断体现,我国农机国际化之路走上快速通道。近些年,我国农机出口连年增长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农机及零部件出口总额达151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3%。其中,农业机械设备出口额为102.4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7%,占出口总额的67.5%;零部件出口额为49.3亿美元,同比增长2.9%,占出口总额的32.5%。
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饱和,多数农机企业开始着眼于国际市场,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,以求突破。吉林天朗也不例外。
据了解,吉林天朗已经着手铺设海外市场。
“因秸秆饲料打捆机属我国特有农机,选择国际化道路的时候,我们选择了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,比如哈萨克斯坦,目前已经有4家代理商选择了天朗,看重鑫天朗的性能。”王力国透露,“先走出去,再拓展普及饲料秸秆打捆机在国际市场的应用,稳扎稳打,是我们当前要做到的!”
面对市场不断饱和的困境,农机企业该如何突围?吉林天朗给行业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榜样。常言道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,面对困境,吉林天朗,戒骄戒躁,抽丝剥茧,不断修炼内功,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,主动承担行业发展责任,着眼全球化发展,不断突破自我,善抓市场机遇!